商店
Firefox
0
2004年9月9日
概述
Firefox 是一款跨平台的網頁瀏覽器,適用於 Windows,macOS,Linux,Android 和 iOS。它以保護用戶隱私、效能優化和開源精神為核心,遵循 Mozilla 宣言(Mozilla Manifesto),致力於提供安全、快速且用戶友好的瀏覽體驗。 Firefox 不依賴 Chromium 引擎,而是使用其專有的 Quantum 引擎,強調資料隱私和獨立性。
- 許可證:Mozilla Public License (MPL) 2.0。
- 最新版本(截至 2025 年 5 月):Firefox 126(穩定版,2025 年 4 月發布),支援 Windows 10/11,macOS 10.15+,Linux 和行動裝置。
- 支援語言:97 個地區(88 種語言,截至 2025 年 4 月)
Firefox 提供隱私保護功能(如增強追蹤保護)、跨裝置同步和豐富的擴展生態,適合個人用戶、開發者和隱私意識強的用戶。
歷史與發展
Firefox 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02 年,基於 Netscape Navigator 的開源程式碼,由 Mozilla 社群開發。以下是其主要發展歷程:
- 2002-2004:
- 2002 年,Phoenix 專案啟動(後來更名為 Firebird,再改為 Firefox),基於 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。
- 2004 年 11 月,Firefox 1.0 發布,支援書籤工具列和標籤式瀏覽,成為最早普及這些功能的瀏覽器之一。
- 2000 年代:
- Firefox 2.0(2006)引入會話恢復和反釣魚保護。
- Firefox 3.0(2008)優化記憶體使用,支援 Gecko 引擎改進,成為最受歡迎的瀏覽器之一。
- 快速發布週期(每 6-8 週更新)始於 2011 年,加速功能迭代。
- 2010 年代:
- 2017 年,Firefox Quantum(Firefox 57)發布,重構引擎,採用多進程架構,顯著提升速度與記憶體效率。
- 2019 年,Firefox 67.0 引進防加密貨幣挖礦和指紋追蹤保護。
- 2019 年 5 月,中間簽名憑證過期導致擴充功能停用,Mozilla 透過 Mozilla Studies 快速修復。
- 2020 年代:
- 2021 年,Firefox 85 移除 Adobe Flash 支持,推出 Proton 介面重設計(引發部分用戶對可訪問性的批評)。
- 2021 年 3 月,Firefox 87 引入 SmartBlock(完全 Cookie 保護),防止跨站追蹤。
- 2022 年 1 月,HTTP/3 實作問題導致數小時服務中斷,Mozilla 迅速修復。
- 2025 年,Firefox 遷移至 GitHub 倉庫,增強社區參與。
- 2025 年,Mozilla 引入新使用條款,引發隱私爭議,但澄清不涉及 AI 或資料出售。
- 社區與生態:
- Firefox 由 Mozilla 基金會(非營利組織)和 Mozilla Corporation 開發,遵循 Mozilla 宣言。
- 透過 Pontoon 平台支援 97 種語言在地化(截至 2025 年 4 月)。
- 社群透過 GitHub 和 addons.mozilla.org 貢獻擴展和程式碼。
主要特點
Firefox 的功能圍繞著隱私、效能和可自訂性,以下是其核心特點:
- 隱私保護:
- 增強追蹤保護:自動封鎖第三方追蹤器、社群媒體追蹤器、加密貨幣挖礦腳本和指紋追蹤腳本。
- SmartBlock(完全 Cookie 保護):隔離每個網站的 Cookie 和數據,防止跨站追蹤。
- 隱私瀏覽模式:不儲存瀏覽記錄或 Cookie,支援一鍵開啟(右鍵連結 -> 新隱私視窗)。
- DNS over HTTPS (DoH):支援加密 DNS 查詢,透過 network.trr設定(模式 0-3)啟用,Cloudflare 提供隱私協定保護。
- 效能優化:
- Quantum 引擎:多進程架構減少記憶體佔用,最佳化多標籤瀏覽。
- 支援 HTTP/2 和 HTTP/3(儘管 2022 年曾出現 HTTP/3 問題)。
- 頁面載入速度快,追蹤器阻止進一步提升效能。
- 跨裝置同步:
- Mozilla 帳戶同步書籤、密碼、歷史記錄和開啟的標籤。
- 支援桌面和行動設備,設定簡單(選單 -> 登入同步)。
- 可自訂性:
- 支援數千種免費主題和擴充(如 HTTPS Everywhere,uBlock Origin)。
- 可透過 about:config調整進階設定(如 DoH、介面選項)。
- 新標籤頁可自訂,包含建議內容或固定標籤(如信箱)。
- 網址列與搜尋:
- 統一搜尋和網址欄,提供書籤、歷史和熱門搜尋建議。
- 預設使用 Google 搜索,可變更為其他引擎(如 Bing,DuckDuckGo)。
- 擴展生態:
- 透過 addons.mozilla.org 提供擴展,如 Firefox Relay(匿名郵箱)、Firefox Monitor(資料外洩監控)。
- 支援 WebExtensions API,相容於 Chrome 擴充功能。
- 附加產品:
- Firefox Monitor:免費服務,監控資料外洩。
- Mozilla VPN:付費 VPN 服務,加密網路活動,保護 IP 位址。
- Firefox Relay:提供匿名信箱和電話掩碼,阻止垃圾郵件。
- 本地化與可訪問性:
- 支援 97 個地區(88 種語言),使用 Project Fluent 最佳化翻譯。
- 提供螢幕閱讀器支持,但 Proton 介面引發部分可訪問性爭議。
優勢與限制
優勢
- 隱私優先:
- 自動封鎖追蹤器、指紋腳本和加密貨幣挖礦,保護使用者資料。
- 不出售用戶數據,與 Chrome 和 Safari 形成對比。
- 開源與透明:
- 遵循 MPL 2.0,程式碼公開,2025 年遷移至 GitHub 增強社群參與。
- 由非營利 Mozilla 基金會支持,遵循使用者優先原則。
- 性能與速度:
- Quantum 引擎優化多標籤效能,速度媲美主流瀏覽器。
- 追蹤器阻止提升頁面載入速度。
- 可自訂性:
- 豐富的擴展和主題支持,滿足個性化需求。
- 靈活的設定(如 about:config)適合進階使用者。
- 跨平台支援:
- 相容於桌面和行動設備,同步功能無縫銜接。
限制
- 市佔率低:
- 2022 年全球市佔率僅 3%,遠低於 Chrome 和 Safari。
- 2020 年 Mozilla 裁員 25%,引發對未來發展的擔憂。
- 隱私權條款爭議:
- 2025 年新使用條款(授予 Mozilla 資料使用許可)引發隱私擔憂,儘管 Mozilla 澄清不涉及資料出售或 AI。
- 可訪問性問題:
- Proton 介面(2021 年)引發部分使用者對螢幕閱讀器支援的批評,截至 2024 年未完全解決。
- 擴充相容性:
- 2019 年憑證過期導致擴充功能停用,影響使用者體驗。
- 部分 Chrome 擴充功能可能需要調整以相容 Firefox。
- 資源佔用:
- 儘管 Quantum 優化了內存,某些情況下(如多標籤或複雜擴展)仍可能佔用較多資源。
總結
Firefox 是一款以隱私、速度和開源為核心的網頁瀏覽器,由 Mozilla 基金會和 Mozilla Corporation 開發。其 Quantum 引擎、增強追蹤保護和跨裝置同步使其在性能和用戶體驗上與 Chrome、Safari 等競爭。 2025 年遷移至 GitHub 和豐富的擴展生態進一步增強了社區參與和功能擴展。儘管市場份額較低和隱私條款爭議帶來挑戰,Firefox 仍以其獨立性和用戶優先理念吸引隱私意識強的用戶和開發者。